「送肉粽」,又被稱為「送吊煞」,是一種源自台灣民間的送煞儀式。這項習俗主要是針對上吊自縊而亡者所進行的儀式,因為在民間觀念中,這種死亡方式被視為最具怨氣與陰煞之氣的離世方式之一,極容易形成「厲鬼」,因此特別受到忌諱。
「送肉粽」之名的由來,與上吊者的身體被繩索懸掛的樣貌相似,有如掛著的肉粽一般,故俗稱「送肉粽」。而在傳統觀念中,這樣的亡者所留下的煞氣,若未妥善處理,不僅可能影響家人運勢,還可能對周遭社區造成陰影。因此,家屬通常會委託廟宇、道士或乩童舉行送煞儀式,透過宗教力量將亡者魂魄送離現場,避免其滯留人間作祟。
整場儀式的核心目的在於「化煞」、「送煞」與「斷絕牽連」。具體做法通常是將亡者自縊時所使用的繩索、椅凳、梯子等與死亡相關的器物一併帶走,然後送往海邊、河口或荒郊野外的交界處進行焚燒或沉放,象徵將煞氣與陰魂徹底送走,讓其返回陰間,結束與陽間的牽連。
一般在儀式開始前,舉辦法事的廟方會特別通知當地居民,公告儀式的時間與路線,提醒居民待在家中或是繞道而行,避免接觸煞氣。送肉粽通常會選在晚上進行,一般會在 亥時左右,也就是晚間九點至十一點之間,因為亥時被視為夜深人靜、陰氣較重的時段,最適合進行陰事與超渡。
當日傍晚,廟方會在送煞的終點地點集結人員,並在周遭重要路口設置布條或告示牌,例如「前有法事,敬請改道」或「送煞進行中,請勿靠近」等字樣,以確保儀式不受打擾。各路口亦會設置祭拜用的香案,擺放供品、香燭與符令,鎮煞護道。
儀式當夜,社區民宅多會緊閉門窗,熄燈止聲,避免與煞氣相遇或干擾儀式。有些居民還會在門窗上貼上鎮煞符令,以防煞氣入侵家中,或被「吊煞」附身。
整場儀式通常由「跳鍾馗」揭開序幕,象徵驅邪鎮煞、引導陰魂。隨後,道士會在亡者居住的屋內設置神壇,安置「四輦一座」、三太子、五營將軍等神尊,並準備鹽、米、柳枝各些許,以及活雞、活鴨各一隻作為儀式祭品。現場也會搭建「天臺桌」,象徵天界來接引亡魂。
在法事進行期間,還必須於角頭的各主要路口釘上「青竹符」作為結界守護。這些竹符需使用帶刺的青竹,上頭纏繞黑線與白線各七條,象徵陰陽調和,再綁上金紙以增強法力。而所有與亡者死亡有關的物品,如繩索、樓梯都會沾染雞血或鴨血,以「血鎮陰邪」,再由道士持筆頭點過,才可帶出宅外。
隨著儀式進行,隊伍會一路燃放鞭炮,象徵驅除煞氣與提醒陰魂勿回頭。整個送煞過程必須一氣呵成,不得中斷,否則恐招來反效果。最後將所有物品與亡魂「送出海」,透過焚化、沉水或其他方式完成送煞,讓亡者得以安息,不再徘徊人間。
據說曾經有一名正在就讀高中的學生,不信邪,在舉辦送肉粽儀式時,偷偷把窗戶打開來偷看,之後過了沒幾天,這位學生的舉止逐漸變得古怪。他開始反覆地練習打繩結,還特別上網查「如何打死結」、「繩子怎麼掛才不會鬆」,甚至會對著房間的橫樑發呆,嘴裡喃喃自語。家人一開始以為他是在準備戶外課或是學校營隊活動,直到某個深夜,父母突然聽到房間傳來椅子翻倒的聲音,衝進房內後驚見孩子竟然在房裡吊起了一條繩子,正準備上吊尋短,所幸及時發現,才把他從鬼門關前救回來。事後,家人嚇得趕緊請來法師作法,並詳細詢問是否有觸犯什麼禁忌。經過一番推敲後,才得知孩子在送肉粽當晚曾偷看整場儀式。在做完一連串的淨宅與驅煞儀式後,孩子的精神才漸漸恢復,行為也回歸正常。等到事情平息後,他向父母坦承,那陣子腦中經常無緣無故浮現「自殺」的念頭,而且是非常具體的畫面,像是該用哪條繩子、要站哪裡、怎麼固定等等,就像有什麼東西在他耳邊不斷低語、引導他去完成一件「不屬於他自己的事」。
另外,有個跑外送的網友分享,他某次晚上送餐的時候,不小心闖進一場正在進行的送肉粽儀式。當時他完全不知道,只覺得氣氛超詭異,路邊的住戶門窗全關,遠處還傳來鞭炮聲跟誦經聲。等他騎近一看,才發現正前方是一整隊送煞隊伍,當場嚇得他立刻閃進旁邊一條沒人走的小巷子。恍惚間他好像看到一個人影也跟著鑽進來。但他回頭看時,卻什麼都沒有。
當晚回家後,他開始做一些奇怪的夢。夢裡,他總是站在一張椅子上,房間黑漆漆的,天花板上有個吊鉤,腳邊則有著一條粗繩,像是只要一個念頭,他就能結束一切。那陣子他情緒變得很低落,沒來由地感到絕望,有幾次甚至站在窗邊發呆,腦中竟冒出「跳下去就解脫了」的聲音。最後他受不了,去了廟裡求平安,做了一場淨化儀式,才漸漸恢復正常。他說從那次之後,再也不敢亂闖巷子,也不敢靠近任何送肉粽的儀式現場了。
好了,關於「送肉粽」儀式的分享就到這邊,如果您也曾經碰過類似的經歷,或有什麼想分享的靈異故事,歡迎留言告訴我們。感謝您的觀看,記得按讚,訂閱,並開啟小鈴鐺,我們下次見。
參考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